火萤棋牌

追忆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:他长眠在第二故乡,遥望滚滚麦浪-火萤棋牌

2021-12-28 07:31:38 来源: 科技日报 作者: 王迎霞

深瞳工作室出品

科技日报记者 王迎霞  策划  滕继濮

他留下了一大盒证书和奖状,有全国“最美奋斗者”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,有国家科技进步奖、宁夏科技功勋奖奖状,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。

视觉中国供图

地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远镇永清二组的小麦育种试验田,再也等不到它曾经的主人。

裘志新走了。

12月20日9时,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、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裘志新逝世,享年74岁。

生命中的最后4年,他一直在病榻上躺着,起不了身,也说不出话。学生李前荣两个星期前去家里看望,说老先生心里其实是清楚的,喊他的时候还有意识,只是不能言语。

那一刻,他眼里的裘志新,像个婴孩。

“挺受罪的。”二女儿裘敏说。

这位18岁就从西子湖畔来到黄河边支援宁夏建设的少年,终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,梦回故乡。

他曾说过:“我到宁夏不是来混饭吃的,也不是单纯为这里增添一个劳力,而是要运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、为人民作更大的贡献。”

他留下了一大盒证书和奖状,有全国“最美奋斗者”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,有国家科技进步奖、宁夏科技功勋奖奖状,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。

这些荣誉和他的精神一道,熠熠发光。

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

1958年10月,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,中央决定从各省市抽调一批劳动力与专业技术人员到宁夏支援建设。当年年底,浙江省委发出指示,动员30万青年支宁。

“到农村去,到边疆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;到农村去,到边疆去,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……”西子湖畔,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。

时光倒流至1965年9月。

伴随着“呜呜”的汽笛声,杭州市600多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,踏上了支援宁夏建设的火车。裘志新就在其中。

火车一路向西,故土越来越模糊,江南的青山绿水渐渐被西北的戈壁荒漠取代。

裘志新被分到了银川市永宁县胜利公社务农。别看他瘦瘦小小,却非常能吃苦,即使修渠护堤这样的重体力活,他都抢着干。

在艰苦的劳动中,裘志新学会了水稻育秧、药剂除草、小麦品种引进等技术。8年后,他被“挖”到永宁县良种繁殖场,从此开启了农业科研之路。

能吃苦,是父亲留给裘敏最深的印象。裘敏还在念小学时,裘志新就经常领她到试验田里干活。裘志新选种,让裘敏在地里扎把子。累了,他就在地里抽一根烟,歇歇再干。晌午,用土块把锅支棱起来煮点挂面,就是一顿饭。

西北的夏天,温度很高,空气里没有一丝湿气。裘志新的办公室就在试验田旁边,屋里连风扇都没有,中午在里面睡觉,起来能热一身汗。

年幼的裘敏,常常干完活累得回家倒头就睡。

“条件太苦了,可我爸一干就是几十年。”能够持之以恒,是裘志新给裘敏的另一个印象。

由于是半路出身,裘志新深知自己专业知识缺乏,他开始自学良种繁育、作物栽培、植物生理等十多门课程。

很多时候,为了弄懂一个问题,他甚至会骑上自行车到几十里之外的科研院所向专家求教。

大家都叫他“育种狂人”。

正是这位“狂人”,在基础材料、设备、经费匮乏的情况下,在经验不足、人手短缺、家庭拖累大等困难面前,带领课题组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品种资源1万余份,配制杂交组合2万多个。

有志者事竟成。

1977年,裘志新与同事率先育成半矮秆中熟丰产的春小麦品种“永良1号”和“永良2号”,生产推广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,当年就获宁夏第一次科学大会“育成小麦新品种奖”。

1981年,他们又育成一个创下了40年久种不衰的新品种,它就是“宁春4号”。

因丰产性突出、适应性广泛,这一品种很快就受到农民热烈欢迎,得以大面积推广。

两年后,它就完成了宁夏灌区小麦品种的第4次更新,同时迅速在内蒙古、新疆、甘肃等6省区推广,并被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引种,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。

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,“宁春4号”迎来高光时刻。它使宁夏春小麦大地亩产从225公斤左右一跃提高到400公斤左右,最高亩产达到了666公斤。

截至目前,该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.4亿亩,小麦增产70亿公斤。“宁春4号”的成功选育被国内外专家誉为“穿梭育种”的典范,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、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等。

“老师自己也认为,‘宁春4号’是他这一生最得意的作品。”李前荣说。

他透露,裘志新还有一个梦想,就是有生之年能再培育一个超越“宁春4号”的品种。

只是,他再也等不到梦想实现。

农业科研人“十年磨一种”

“即便成名了,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务实、谦虚,这点特别难得。”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、宁夏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魏亦勤反复强调。

早在读大学时,他就听闻裘志新和“宁春4号”的大名。1983年他毕业后分配到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,工作地点也在永宁,两人这才有了更多接触。

第一次见到裘志新,魏亦勤有些吃惊。

他没想到已在业内小有名气的裘志新,竟是这样貌不惊人,更是那样踏实勤奋。

素有“塞上江南”之称的宁夏,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春小麦生长。作为当地特色粮食作物之一,科研工作者积极改良小麦品种,提高栽培技术,推动产业快速发展。

1985年夏天,宁夏举办了一场小麦育种协作活动,魏亦勤参与了所里承担的一个课题,由此与裘志新结识。

也就在那年,小麦锈病大暴发。

当时“宁春4号”已经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,业内对这一品种的抗病性表示怀疑,更为其能否保证产量表示担忧。

大家在一起探讨时,裘志新解释说依他的经验,“宁春4号”耐病性很好,尤其在灌浆时期更明显。

这就好比一个人,虽说得了病,但因为自身具有抵抗力,最终还是能挺过去的。

年轻的魏亦勤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,心想不见得吧,“不过后来的确证实了‘宁春4号’的优良耐病性,让我对裘老师由衷地佩服”。

“他当了8年农民才接触科研育种工作,正是基于生产方面的丰富经验,才对品种性能了解如此透彻,从而有利于开展研究,作出判断。我们常说科研要和生产相结合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魏亦勤说。

小麦育种试验主要在田间进行。确定育种目标后,先选择种质资源作为亲本,随后进行杂交组合,组配后结的籽粒即为f1代。

每年,科研人员要进行上千次这样的组合试验,不断地挑、不断地配、不断地种。等到了f6或f8代,它的产量、抗病性等品质才能基本符合要求。

出于气候原因,育种试验如果只在宁夏进行,至少需要8到10年时间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,宁夏科研工作者便选择到云南省元谋县开展育种工作。

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南繁”。

9月上中旬,他们将选好的材料拿到云南去种,来年1月上旬收回来再到宁夏种。如此一来,时间就能缩短一半。

上述工作完成后,科研人员挑选出两到三个品种参加品比试验,一两年后,再挑选好的参加宁夏区域试验,时间大约3年。区域试验通过,一个小麦新品种就算被正式研发,可进入生产环节。

育种工作者挂在嘴边的“十年磨一种”,就是这样来的。

更让魏亦勤敬佩的是,裘志新并没有因为有了成绩而停下脚步。

1991年任永宁县小麦育繁所所长以来,每年“南繁”,他仍坚持利用这个机会与各地同行交流业务。元谋的麻雀很多,尤其到了小麦刚刚灌浆期,他蹲在地里一边看材料,一边轰麻雀,连饭也顾不上吃。

继“宁春4号”之后,裘志新又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育成“宁春5号”“宁春53号”“永良15号”等12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,分别通过宁夏、青海、新疆、内蒙古等省区审定,其中“宁春39号”于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。

统计显示,这些品种在宁夏内外推广2000余万亩,为西北、华北春麦区的小麦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他是工作追求完美的人

从事育种多年,裘志新对自己和周围的人要求极高。

裘敏眼中的裘志新无论作为父亲还是前辈,都是严苛的。打小时候起,她就很“害怕”他。

最有发言权的是李前荣。

2003年,他从宁夏大学农学院毕业后来到永宁县小麦育繁所,一去就跟着裘志新干育种。

“我那会儿还没入门,连小学生都算不上。老师要求我抽空必须看专业知识,因为他就是自学成才,他认为我们也可以。”李前荣说。

倘若出现错误,裘志新就会毫不客气地批评。在工作中,他就是要追求完美。

有一年在云南育种,刚收下来的麦子还是湿的,李前荣把它们装在信封里晒干。怕把麦种的顺序打乱,刚开始他还用砖头压着,后来一看太多,就偷了懒,再加上地也不平,结果刮来一阵风,把顺序吹乱了。

裘志新非常生气,说李前荣干活不踏实,狠狠训了他一顿。

回想起来,李前荣满是理解:“以前单位也招了好几个大学生,但因为地方偏、工作苦,都离开了。我知道老师心里着急,他想让我赶快成长起来。”

2007年8月,裘志新退休。心系小麦育种事业的他又被单位返聘,继续发挥余热,工作跟往常没什么两样。

到了2010年前后,李前荣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。然而,裘志新只要来单位,还是会亲自过问。

看到裘志新如此操心,魏亦勤跟他开玩笑:“裘老师你怎么还不放手?要保重身体呀。”

那些年,魏亦勤与裘志新在业务上来往很密,永宁小麦育繁所怎样做出成绩,他都看在眼里。裘志新的团队也日渐蓬勃起来,自李前荣招进来开始,最多时达到了16人。

“其实,裘老师都带着年轻科研人员去做,是真正的言传身教。”魏亦勤说。

不知从何时起,裘敏曾经觉得严厉的父亲,变得温和了很多,甚至有些啰嗦。

1992年,裘敏高考。填报志愿时,或是觉得学农太苦,裘志新最想让女儿成为一名牙科医生,没想到最终被农学专业录取。毕业后,裘敏来到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工作,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,她从事的专业也是小麦育种。

因是同行,裘志新一有时间就跟女儿聊业务。裘敏坦言:“他说的有些东西我弄不懂,他就不停地讲,说实话挺烦的。”

但在心底,裘敏对父亲更多还是敬佩。这种感受,在她成为自治区小麦育种专项研发团队一员的时候,更强烈了。

她敬佩他61岁时还深夜冲进暴雨中抢收麦种,全然不顾自己浑身淋透;更敬佩他能连续35年坚持一年2至3代的北育南繁,总结出一套摊子小、花钱少、效率高的育种方法,不断将育种工作推向前进。

父亲就是灯塔啊。

裘志新工作很忙,却是顾家的人。裘敏心中,他是个称职的父亲,把爱深深埋起来的那种。

最初一家人都住在永宁育繁所,裘敏上初中后,家搬到了县城。六七公里的路,裘志新每天都回家,中午跟三个女儿简单吃点面条,晚上则坐在一个桌上聊聊天。

这种默默的关爱,李前荣和团队的年轻人也体会到了。

在远离县城的单位,裘志新怕大家寂寞,给他们买来了电视机、乒乓球台案,购置齐全厨房灶具。有时周末,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饭。

于他们,裘志新是领导,是老师,更是不善表达的长辈。

永远躺在第二故乡怀抱

历史将杭州和永宁紧紧连在了一起。

1965年、1966年、1968年,共有三批杭州知青1011人来到宁夏,其中944人在永宁县插队。他们奋斗在各行各业,用宝贵的年华谱写了最美的青春之歌。

从1980年开始,这些知青又陆陆续续返回杭州。只不过,来时孑然一身,归时拉家带口。

裘志新家也有一个回杭指标,但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在这边,毅然选择了留下。小女儿曾去杭州待过一年,也因为割舍不下宁夏,又打道回府。

他乡变故乡,余生不远往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魏亦勤记得裘志新有一次很坦诚地对他说:“从事这项工作,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,始终感觉有一种压力,你说我这时离开了算什么?我还想为宁夏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。”

科研育种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你必须投入百分之二百的努力,才有可能育出满意品种。

当然,生物学中充满了必然和偶然,可如果开始都不愿俯下身子做,又何谈之后的“侥幸”收获呢?

“这就是科学家精神啊。永远脚踏实地,永远追求创新,不掺杂半点功利世俗。这样的精神,也是现在很多年轻科研人员所缺乏的。”魏亦勤激动起来。

正如“宁春4号”再好,科研人员依然努力在培育更优品种。

裘志新一直认为,育种要有长期稳定的队伍和资金支持。科研工作亦如这小小种子,需要肥沃的土壤让它生根、发芽。

2013年,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宁夏科技厅以先行先试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思维,启动了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育种专项。作为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的重要口粮作物,小麦专项第一批实施。

该专项首席专家魏亦勤和团队成员一起,“十三五”期间开展了小麦遗传育种等相关基础理论和优质高产、多抗广适新品种的选育。

他们集成构建了宁夏小麦种质精准鉴定评价技术体系,鉴定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,丰富和拓宽了宁夏小麦育种遗传基础。

他们利用新种质和新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,采用宁夏、云南和海南“周年三地三代”穿梭选育,培育出新品种11个。

其中,“宁春55号”“宁春61号”突破了早熟性与高产、优质的矛盾,熟期比“宁春4号”早5—7天;“宁春58号”最高亩产710.49公斤,刷新了宁夏春小麦高产纪录;“宁春56号”耐热耐旱性突出且产量潜力高,在减少灌水30%的条件下比“宁春4号”增产13.59%,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.72%。

记者手记

他用一生诠释了两种精神

王迎霞

在宁夏,鲜有老人离世能引发如此关注。裘志新做到了。在他身上,有两种精神得到生动诠释。

他诠释了何为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。

解放初期的宁夏十分落后,自然条件恶劣,物质条件匮乏,众多领域尚属空白,各方面亟待建设。年仅18岁的裘志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毅然从江南水乡来到西北内陆,为新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
为国分忧、艰苦奋斗是这一代人的精神标签,和裘志新一样的千千万万“支宁人”迎难而上,插队务过农、下井挖过煤,后来充实到各行各业,将最美好的青春播撒留在了这片热土。更有人献了青春献子孙,长眠在了第二故乡。

他诠释了何为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。

经费不足、设备匮乏、人手短缺,裘志新克服了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,连续30多年开展北育南繁任务,育成丰产性突出、适应性广泛、品质优良的春小麦品种,并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育种机制,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。

科技强国是永恒主题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多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,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、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、勇攀高峰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。裘志新之所以能够取得丰硕成果,离不开这种精神的支撑。

斯人已去,然精神永存。

今日之中国,虽然没有了大规模的“移民行动”,但为加快落后地区发展,逐渐形成了政府援助、企业合作、社会帮扶、人才支持的东西部协作新模式。相较当年,这是我国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、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、大举措。

梦想有温度,成绩才有厚度。

面对各种“卡脖子”技术短板,广大科技工作者惟有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,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,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,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新的责任使然,吾辈须自强。

更多裘志新正在为国为民守初心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。于他们而言,挂心和筑梦的地方,就是故乡。

责任编辑: 李梦一
网站地图